诊断

在大多数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您的近期健康史和症状以及检查您的眼睛来诊断红眼病。

在极少数情况下,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对您的眼睛排出的液体取样并送交实验室分析(称为培养)。如果症状很严重或者护理专业人员怀疑是高风险原因,可能需要进行培养,高风险原因如下:

  • 眼睛中有异物。
  • 严重的细菌性感染。
  • 性传播感染。

治疗

红眼病的治疗通常以缓解症状为主。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建议:

  • 使用人工泪液。
  • 使用湿布清洁眼睑。
  • 每天冷敷或热敷几次。

如果您戴隐形眼镜,医生会建议您停止佩戴,直至治疗结束。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建议您扔掉戴过的软性隐形眼镜。

硬性隐形眼镜需要消毒过夜方可再使用。请询问护理专业人员您是否应丢弃并更换您的隐形眼镜配件,例如在患病前或患病期间使用的镜盒。同时更换患病前使用的任何眼部化妆品。

在大多数情况下,您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由于结膜炎通常是病毒性的,因此抗生素无效。它们甚至可能降低未来的有效性或引起药物反应,从而造成伤害。病毒需要时间来完成其病程。通常 2 到 3 周。

病毒性结膜炎往往开始于一只眼睛,然后在几天内传染至另一只眼睛。您的症状会逐渐自行消退。

如果病毒性结膜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抗病毒药物治疗或许是一个选项。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

如果刺激是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医务人员可能会开具众多不同类型的滴眼液中的一种供过敏者使用。这些可能包括帮助控制过敏反应的药物,例如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或者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推荐帮助控制炎症的药物,例如减充血剂、类固醇和抗炎滴眼液。

这些药物的非处方版也可能有效。向护理专业人员咨询适合您的最佳治疗选择。

您可以通过避免任何导致您过敏的因素来减轻过敏性结膜炎症状的严重程度。

生活方式与家庭疗法

为帮助应对红眼病康复前的症状,请尝试:

  • 敷眼睛。 将一张干净的无绒布在水中浸湿并拧干以作为敷布,然后轻敷在闭合的眼睑上。一般而言,冷水敷眼睛会感觉最为舒缓。如果觉得热敷感觉更好,也可以使用热敷。如果红眼病仅影响单眼,请勿用同一块布触碰两只眼睛。这可以降低红眼病从一只眼睛传播到另一只眼睛的风险。
  • 尝试使用滴眼液。 非处方滴眼液(称为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症状。有些滴眼液含有抗组胺药或可能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有帮助的其他药物。
  • 停止佩戴隐形眼镜。 如果佩戴隐形眼镜,可能需要在眼睛感觉有所好转之前停止佩戴。停止佩戴隐形眼镜的时长取决于引起结膜炎的原因。咨询医务人员是否应该扔掉一次性隐形眼镜以及清洁液和镜盒。如果隐形眼镜并不是一次性的,请在再次使用前彻底清洁。

准备您的预约

如果您出现任何令您担忧的眼部相关体征或症状,请先前往平时为您提供护理的医务人员处就诊。如果您的症状经过治疗后仍持续存在或加重,护理专业人员可能会将您转诊给眼科专科医生(眼科医生)。

由于就诊时间可能很短,而且通常涉及很多方面,因此最好为就诊做好准备。以下信息可以帮助您做好就诊准备,并了解医生可能会做什么。

您能做些什么

  • 了解就诊前是否有任何限制规定。 约诊时,请务必询问是否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停止佩戴隐形眼镜或避免使用滴眼液。
  • 写下目前出现的所有症状,包括看似可能与约诊原因无关的任何症状。
  • 列出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维生素或补充剂。
  • 写下就诊时要咨询的问题

由于向医务人员咨询的时间有限,因此准备好问题清单可能有助于您充分利用就诊时间。请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列出问题,以免时间不够。关于红眼病,要咨询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

  • 我的症状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 有哪些治疗方法?
  • 开始治疗后,我的传染性会持续多久?
  • 是否有仿制药可以替代为我开具的药物?
  • 是否有我可以带走的任何手册或其他印刷材料? 您推荐哪些网站?
  • 我是否需要回来复诊?

除了您准备咨询的问题外,还可以随时提出其他问题。

医生可能会做什么

医务人员可能会询问一些问题。请做好回答这些问题的准备,以便稍后有时间讨论您想解决的问题。可能向您询问以下问题:

  • 何时开始出现症状?
  •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出现?
  • 您的症状有多严重?
  • 是否有任何因素会令症状好转?
  • 有没有什么因素似乎会加重症状?
  • 症状影响一只眼睛还是双眼?
  • 您戴隐形眼镜吗?
  • 您是如何清洁隐形眼镜的?
  • 您多久更换一次隐形眼镜收纳盒?
  • 您是否曾与有红眼病、普通感冒或流感症状的人有过密切接触?

在此期间您可以做些什么

到医务人员处就诊前,停止佩戴隐形眼镜。勤洗手,以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出于相同的原因,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

Jan. 10, 2025
  1. Kellerman RD, et al. Red eye. In: Conn's Current Therapy 2024. Elsevier; 2024.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Oct. 24, 2024.
  2. Chan VF,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infectious and non-infectious conjunctivitis. Ophthalmic Epidemiology. 2021; doi:10.1080/09286586.2021.1971262.
  3. Conjunctivitis: What is pink ey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https://www.aao.org/eye-health/diseases/pink-eye-conjunctivitis. Accessed Oct. 24, 2024.
  4. Zitelli BJ, et al., eds. Ophthalmology. In: Zitelli and Davis' Atlas of Pediatric Physical Diagnosis. 8th ed. Elsevier; 2023. https://www.clinicalkey.com. Accessed Oct. 24, 2024.
  5. Jacobs DS. Conjunctiviti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earch. Accessed Oct. 24, 2024.
  6. Conjunctivitis (pink ey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s://www.cdc.gov/conjunctivitis/index.html. Accessed Oct. 24, 2024.